首页

国产女s

时间:2025-05-24 09:06:31 作者:贵州玉屏:红花采收忙 浏览量:49231

  中新网杭州9月18日电 (王题题 鲍圣慧)9月18日,记者从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获悉,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标志性项目之一,杭州大城北核心区的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群已顺利完工。

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谢村段的鸟瞰图。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 供图

  据悉,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位于杭州大城北核心区,沿线主要由京杭大运河、电厂河、杭钢河、宣杭铁路防护绿带、支流水系及新开挖河道等两岸滨水公共空间构成。项目沿岸全长约23公里,景观绿化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,绿化带宽度约15-170米,河道宽度约40-120米。

  该项目将充分利用滨水空间绿地优势,规划建设漫步道、跑步道、自行车道,实现三道贯通,并设置多处健身及运动广场,以此完善大城北区域的体育服务设施,充分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运动需求。

  记者了解到,此次完工的项目主要包括大运河东岸景观带(石祥路-电厂河)、杭钢河景观带(东段、西段)及电厂河景观带(东段、西段),景观绿化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,新建、贯通绿道约12公里,并实现了运河绿道从石祥路至电厂河的全线贯通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该项目在保留工业遗存的基础上,激发区域新活力,推动其蝶变新生。

  比如谢村码头。据悉,谢村码头曾经是杭州最大的渣土和泥浆处理码头,为杭州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,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噪音、尘土等问题。

改造后的谢村码头鸟瞰图。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 供图

  如今,改造后的谢村码头,可谓焕然一新。公园主入口广场,保留了龙门吊和吊机等工业物件,活化为标识性的景观构筑物,黄色、红色的“巨型物件”放置在广场突出的位置,成为一道亮丽的工业记忆风景;原来的泥浆池和沉淀池则被改造成下沉广场,形成别具工业趣味的活动空间;河边清新自然的花境、小品随处可见,郁郁葱葱的花草伴随生生不息的运河水,让人随之心旷神怡。

  又如杭钢河康贤路-吴家角港段两岸。这里也充分融合了工业印记,设置了休闲廊架、创意构筑盒子及休闲驿站等,林荫漫步道穿梭其间,可以满足市民游客的休憩、观光、运动以及水陆交通换乘等需求,同时改造出80米宽的河道水域,可举办赛艇、皮划艇等专业赛事、培训等水上运动……

杭钢河康贤路-吴家角港段风景阳台。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 供图

  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相关负责人说,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群的顺利完工,既有效实践了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,也大大完善了大城北区域的滨水空间配套建设,在保护、传承、利用大运河工业文化的基础上,将原来的“工业锈带”变身为百姓喜闻乐见的“生活秀带”。(完)

【编辑:苏亦瑜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蓝皮书:新兴国家市场将成中国跨境电商新增长极

李家超表示,特区政府通过实习和资助计划,鼓励本地毕业生、新进艺术家和艺团投身艺术产业,为文艺界注入新血;同时已扩大“人才清单”,吸引更多不同范畴的文艺专才来到香港发展,为文化界人才库带来新动能,提升软实力。

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】探访全国首个以“研发创新”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

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“亚洲与世界:共同的挑战,共同的责任”为主题。卡尔·费认为,这是一个很好的主题,在过去一年里,人们看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、“脱钩”现象增多,从技术和创新的角度看,这不利于世界的发展与进步,“这就是为什么举办博鳌亚洲论坛这样的活动如此重要,因为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聚在一起交流思想”。

习近平两会时刻丨“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”

中国是阿尔及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,双方在能源、基础设施建设、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。中国为阿尔及利亚提供了技术、资金和市场等多方面支持,助力其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。近年来,在阿尔及利亚投资建厂的中国企业数量逐渐增加,涵盖塑料回收、钢铁工业、家具、建材等领域,为阿尔及利亚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助力。

习言道|农村天地广阔,农业大有可为

中国奥运健儿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,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的真实表现。新时代以来,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更加关注人民健康生活,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体育、教育、健康等领域,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。我们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,用先进的训练设备和科学训练方法,大幅提升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能力。体育实力的增强,源于国家实力的支撑,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坚定追求。这正是“国运兴则体育兴”的逻辑要义。

欧冠1/4决赛首回合上演进球大战

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、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,按照《十七条协议》的规定,进藏部队和干部紧密团结西藏各族人民群众,通过开办学校、促进教育、建立团体、举办活动、加强宣传等方式,积极推进各种文化事业。从1951年3月创办昌都小学,到1956年9月成立拉萨中学,再到1958年9月建成西藏公学,西藏现代教育从无到有,逐步发展。截至1957年,西藏全区有公办小学98所,在校生6360人;公办中学1所,在校生700人。与此同时,新西藏的文化事业也全面起步。1953年10月1日,拉萨有线广播站正式成立。1956年4月22日,《西藏日报》藏、汉两种文版创刊……民智已开,大众觉醒,改革成为西藏广大民众最迫切的愿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